培養目標
培養具有一定科學文化素養,德智體美全面發展,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、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,熟練掌握助產與護理操作技能,能夠在各級各類醫療衛生、計劃生育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從事臨床助產、護理、母嬰保健等工作,具有職業生涯發展基礎的技能型、服務型的高素質勞動者。
主要課程
德育、英語、信息技術基礎、解剖學基礎、生理學基礎、遺傳與優生學基礎、病原生物與免疫學基礎、病理學基礎、藥物應用護理、護理禮儀、人際溝通、護理學基礎、健康評估、心理與精神護理、產科學及護理、內科護理、外科護理、婦科護理、兒科護理、母嬰保健、急救護理技術。
就業前景
隨著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,助產專業培養目標已經重新準確定位,目前國際上倡導“助產士主導模式”管理正常的產婦,強調助產士是孕婦孕期主要照顧者,通過助產士給產婦提供連續性照顧的專業服務,能夠降低剖宮產率,提高自然分娩率,減少妊娠期的住院時間,減少藥物鎮痛與產時麻醉,降低會陰側切率,降低新生兒復蘇率,同時也能增加產婦對分娩過程的滿意度。因此助產士的工作領域不僅局限于產房接產,還要延伸至產前甚至是孕前以及產后的保健指導。我國目前存在圍產護理人力資源短缺、內部結構不合理、人口和地理分布不平衡等問題,國內醫院僅產房助產士的缺口至少有20多萬人,加上產前和產后的護理,助產人員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,都不能滿足社會需求。助產士的匱乏已成為剖宮產率居高不下的關鍵原因之一。綜上所述,助產就業前景是非常好的。